節令過了處暑,氣溫開始進入變化顯著階段,處暑過后還會熱嗎?還要熱多久?
8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,對于北方地區來說,過后氣溫將開始走低,進入“一場秋雨一場寒”的時節;而南方地區雖氣溫有所下降,但也不能忽視處暑尾聲的“秋老虎”,可能會再次感受高溫天氣。
中央空調的優勢
“秋老虎”時節選用中央空調調節室內溫度,體驗更舒適。中央空調避免風口直吹,杜絕忽冷忽熱引起身體不適。人體在高溫情況下,毛孔是張開的,如果對著空調吹的話,寒氣容易入體,導致熱傷風。而中央空調相比于傳統空調的優勢在于均勻無死角送風,風管式室內機送風范圍廣距離遠、溫度均勻無死角,自上而下送風,舒適氣流可送達全屋各個角落;
其次,人體維持穩態的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,如果環境變化過于劇烈,忽冷忽熱,機體調節能力受限,會出現不適癥狀。而中央空調出風溫度更穩定,不會產生大的溫差波動,杜絕忽冷忽熱,從根本上減少空調病的發生。
處暑過后晝夜溫差也開始增大,天氣變化不穩定,這個時候更要切忌貪涼,日常使用空調時要注意健康的使用方法。
盡量避免整夜開空調
立秋處暑過后,晝夜溫差開始增大,往往白天很熱,但到了晚上相對涼爽,這個時候就不能像夏天那樣整夜開空調,否則極易引起感冒、腹瀉、頭疼等癥狀。
秋季夜晚室內比較悶熱,很多人喜歡通宵開空調,其實這樣對身體并不好,如果實在太熱,不妨在晚飯后就開啟空調,在睡前關閉或調節至微風或睡眠模式。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,通宵開空調更需慎重。
合理設置室溫
使用中央空調時要設置合理的溫度,不能過低或過高,造成能源浪費也不利于身體健康。空氣溫度在25℃左右時,是最適合人體工作休息的。同時還應該注意調整溫差,室內外溫差一般不超過8-10℃。制冷時設定值應低于當時室內溫度,制熱時應高于當時室內溫度,這樣設置不僅溫度合理,還能判斷壓縮機是否能正常運行。
不要頻繁開關
中央空調不應頻繁開關,中央空調能自動調節是否需要運行,可以通過溫度控制器來控制啟動和關閉。不要頻繁開關機,也不要頻繁更改空調模式,這樣不但會損壞壓縮機,耗電量也會隨之增大。而在中央空調不使用時,就應關斷電源,拔掉電源插頭了。
保持室內空氣清新舒適
空調經過一個夏天的“服役”,會有大量灰塵附著在機體內外,尤其是“糊”在空氣過濾網上邊,如果不清潔,就會直接影響空調制冷、制熱效果,灰塵會增加,當積累灰塵厚度達到0.2毫米,耗電量將增加。同時,及時清理掉灰塵等雜物,也能保證出風的潔凈度,營造健康干凈的室內環境。
掌握健康正確的中央空調使用方法,舒適的度過“秋老虎”最后一波高溫天氣。